制作冰雕乐器的关键在于理解冰的强弱所在。冰雕艺术家Tim Linhart对这一点的感悟始于20年前的科罗拉多州:“一位制作吉他的朋友问我能不能做个冰琴,于是我做了一把巨型冰贝斯,把钢琴线固定在上面绷紧,拨一下就可听到音乐。当时我觉得如果琴弦再紧一些声音应该能更响亮,于是就又去紧弦,结果冰琴就炸裂了!”谁也没有想到,这次失败竟是Tim Linhart冰雕乐器制造事业的起点。
摄影:©Karin Åberg
冰音冰吸收振动的能力不如木材,因此冰雕乐器的声音比木质乐器的更尖锐明亮。Tim表示,冰雕乐器能够演绎更多细节:“冰一直在变化,冰的结晶会向不同的方向生长,张力很大,弹奏的振动能够使得水分子更加均匀地排列,如此一来乐器的声音将更富表现力。”
和传统木质小提琴一样,随着时间流逝,冰琴的音色也会越发饱满丰富:“振动越多,声音越柔和”Tim说,“尤其是冰吉他,时间越长,冰越薄,声音越甜美。”
制作冰吉他时,Tim会首先用冰雕出面板和背板,冻结一晚后雕刻细节并慢慢掏出琴身中空的部分,最后完成传统材质的琴颈、琴桥和琴弦。
瑞典的召唤13年前,Tim曾应邀前往瑞典与Ice Hotel合作。在那里,他制作了56管的管风琴,并设计建造了与之相配的冰管弦乐器。 “我当时觉得Ice Hotel的温度非常适合使用冰雕乐器进行音乐表演”,Tim说。
Tim Linhart是瑞典拉普兰冰乐的创始人。他从事冰雕工作已有35年,过去20年都在研究制作冰雕乐器。 摄影: © Karin Åberg
“不过我可不希望第一场演奏会一下子就来450人!这些人的体温会让室内温度从零下4摄氏度上升到12摄氏度左右,那样一来乐器的声音会变得很奇怪,弦乐器的音高会下降,管风琴的却会升高,一场音乐会直接变成灾难!”
冰雕音乐厅为解决室内温度变化的问题,Tim开始设计专业的表演场地,希望能够在确保最佳音响效果的同时将温度波动控制在尽可能低的范围内。
最终设计建造完成的冰雕音乐厅由两部分组成:演奏舞台位于中间位置,稍向内凹进,远离观众席以减少温度波动;圆顶冰屋状的观众席位于舞台两侧斜前方,顶部开有出气孔持续降温,确保音乐厅室内温度稳定维持在-5°C。
音乐厅的墙壁经过喷水结冰处理,表面光洁明亮,在反射声音时能够使乐器的声音听起来更加干净有力、圆润浑厚。
充满挑战的环境“声学是很复杂的,”Tim说到。“在圆顶冰屋的中心有个位置非常好,在那里欣赏演奏能够获得最佳的音效体验,但是也有一些位置不太好,举例来说,有些地方的观众会听不到低音鼓的声音。”
冰的共振效果不如木材或金属,因此弦乐器需要搭配放大器:”我在吉他的一面上打孔,安装一个换能器,小提琴则两面打孔用于安装换能器,这样可采集两侧面板的振动信号。为尽可能地保持冰乐的独特音效,换能器的位置尽量远离琴弦和琴桥。”
Tim与一位音响师合作管控低温与水分对不同声道的影响。“音乐厅的环境非常有挑战性,电器元件与水距离太近,” Tim解释说,“一旦有哪里出现不正常的声音,音响师就得及时去解决,他总是拿着吹风机时刻准备处理突发情况——有时甚至会在音乐会进行的时候走出来修复各种问题!”
制作一把曼陀林需要35个小时。摄影:©Karin Åberg
乐器中安装LED灯能够营造魔幻的光效,但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声音。“如果麦克风和乐器中的LED灯距离太近,声音就会出问题,”Tim解释道,“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将LED灯从小提琴中移出。”
全新设计为解决音高变动问题,Tim发明了新的乐器,名叫“Graviton”的冰雕乐器拥有总计37根拨弦和2.2吨重的钢板,其中有的单块钢板重达75KG。这些钢板被悬挂在拨弦末端代替调音弦轴,足够的重量确保琴弦与冰始终保持恒定张力,保证了音高稳定。名叫“Rolandophone”的大型敲击乐器拥有44根冰管,看起来有些像巨型排箫。
Mattias Sandlund 在演奏冰大提琴。摄影:©Karin Åberg
为了让身处不同位置的每位观众都获得最佳音效体验,Tim正在为下一座音乐厅重新设计结构。他希望在观众席位的圆顶上增加波浪式肋板强化音效。“一切顺利的话,新音乐厅中央部位会有一个大号圆顶笼罩演奏舞台,还会有舞池和三个环绕在周围的圆顶观众席,预计容纳350人,”Tim这样说道。
“一位制作吉他的朋友问我能不能做个冰琴,于是我做了一把巨型冰贝斯,把钢琴线固定在上面当琴弦,一弹之下发现声音妙不可言。”Tim Linhart